发布时间:2025-09-24 11:58
IC卡制作的种类决定了其制作工艺、成本和安全等级。主要可以从以下三个核心维度进行分类:
一、按通信方式(接口)分类
这是最基础、最常见的分类方式,直接影响到卡的外观和制作工艺。
1.接触式IC卡
特征:卡面上有裸露的金属触点(通常符合ISO/IEC7816标准),必须插入读卡器的卡槽才能进行数据读写。
制作关键:制作过程中需要在卡体上铣槽并封装芯片模块,使触点暴露在外。
优点:物理连接稳定,数据传输速率相对较高,安全性好。
应用举例:早期的电话SIM卡、金融社保卡、某些高安全性的门禁卡。
2.非接触式IC卡
特征:卡内嵌入线圈天线,通过无线电波与读卡器进行通信(通常符合ISO/IEC14443标准)。只需靠近读卡器即可使用,无需物理接触。
制作关键:核心工艺是在层压前将线圈天线埋入卡基内部,并通过打孔连接技术将天线与芯片模块导通。
优点:使用便捷、耐磨、寿命长。
应用举例:城市公交卡、门禁卡、会员卡、第二代身份证。
3.双界面IC卡
特征:一张卡同时具备接触式和非接触式两种通信接口,共享同一个芯片和存储空间。
制作关键:结合了以上两种卡的工艺,既要在卡面封装触点,也要在卡内埋入天线,是制作工艺最复杂的一种。
优点:应用灵活,可适应多种读卡环境。
应用举例:现代金融IC卡(既可插卡支付,也可闪付)、社保卡(既可插卡读信息,也可非接触办理业务)。
二、按芯片技术(安全等级)分类
这个分类决定了卡片的处理能力和安全性,是应用选择的关键。
1.存储器卡
特征:芯片仅有数据存储功能,不具备数据处理能力,逻辑简单。
优点:成本极低。
缺点:安全性差,容易破解。
应用举例:预付费电话卡、简单的消费卡(如洗衣卡)。
2.逻辑加密存储卡
特征:在存储器卡的基础上增加了简单的加密逻辑电路,需要对密码才能访问存储区。
优点:安全性比存储器卡高,成本适中。
缺点:加密算法相对固定,仍有被破解的风险。
应用举例:大部分门禁卡、校园一卡通、停车卡。
3.CPU卡(微处理器卡)
特征:芯片内集成了中央处理器(CPU)、只读存储器(ROM)、随机存储器(RAM)、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(EEPROM)以及操作系统(COS)。相当于一台微型的计算机。
优点:安全性极高,支持复杂的加密算法(如SM1/2/4/7/9,RSA),能够进行动态加密和身份认证。
缺点:成本较高。
应用举例:金融IC卡、身份证、护照、高安全级别的社保卡。
三、按应用领域分类
这个分类更侧重于卡片的最终用途和行业标准。
金融卡:符合金融支付标准(如EMV标准),通常是CPU卡,且多为双界面卡。
政府公用卡:如身份证、社保卡、驾驶证、居住证等,具有法律效力,安全等级最高。
交通卡:专注于非接触式快速交易,要求响应速度快,耐用性强。
通信卡:如SIM卡、eSIM,用于用户身份识别和通信服务。
门禁/身份识别卡:用于企业、校园、社区的门禁管理和身份识别。
其他特定应用卡:如医疗健康卡、会员积分卡、物联网设备识别卡等。
在实际制作中,一张IC卡通常是多个分类的交集。例如,我们手中的银行卡,很可能就是一张“基于CPU芯片的双界面金融IC卡”。制造商需要根据客户的具体需求,选择正确的分类组合来进行设计和生产。